來源:深圳廣視通廣告公司 時間:2017-4-12 16:13:56
一、媒體平臺傳播概況
1.電視媒體在覆蓋情況和影響力上仍占主導 經濟下行,增長放緩大,電視廣告投放減少;雖然電視廣告份額逐年下降,但電視媒體在覆蓋情況和影響力上依舊占據主導地位; 電視目前仍然是擁有強內容制作能力和好資源的生產上游,電視內容是全網視頻點擊量的主要來源,并且這一趨勢不斷走強;在播電視熱點綜藝、大劇熱劇是拉升全網視頻點擊量的致勝。 “紅包雨”“搖一搖”“咻一咻”“邊看邊買”等電視互動新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將深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和。 “微信+電視”的組合決不只是搖紅包,更是一個“新的流量入口”加一個“新的廣告展示平臺”,將電視的價值從內容展示媒介,逐漸變為內容互動媒介。新科技為媒體轉型和品牌營銷注入新的動力,直播、VR、AR等“黑科技”的運用為觀眾帶來更多電視互動體驗。 2.主流衛視依然是主力,地方電視臺抱團 2017年度主要衛視廣告花費占比擴大,依然是支撐電視增長的主力軍;衛視電視廣告投放依然被湖南衛視、浙江衛視、江蘇衛視和東方衛視等主流衛視牢牢占據。 而地方電視臺利用地面頻道的地方性覆蓋加上網絡視頻的輻射,通過聯盟的方式,構建核心競爭力,為廣告主提供了新選擇。 3.衛視四強格局穩定,湖南衛視實力無法撼動,東方衛視影響力大幅提升 2017年,強勢主流衛視還是獲得了大的關注度。湖南衛視目前還是,但它與二三名的差距越來越小; 東方衛視欄目類型豐富,并找到了自己的發展切入點,比如喜劇,繼湖南之后開創了周播劇,頻道以上海為大本營向輻射,故在2017年1、2月收視表現突出; 浙江衛視收視靠前的節目比例已經超過了湖南衛視,湖南衛視更像是在韜光養晦,沒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真人秀或者俗套的節目類別里,而是在嘗試新的內容類型。 江蘇衛視收視整體趨勢仍然不錯,節目類型多樣,仍在不斷進行新題材的嘗試。 4.衛視加劇矩陣效應 注重平臺調性 2017年各大衛視的高配綜藝和IP大劇資源,組合形成的強大內容“矩陣效應”,進一步夯實了平臺的含金量和人氣吸附值。同時衛視媒體也開始逐步精耕自身的節目條線: 如湖南衛視以《向往的生活》為例的青春線 又如東方衛視喜劇線,且其脫口秀、戶外真人秀等類型,已經呈現較為穩定的發展態勢; 同時江蘇衛視今年提出的“BEST矩陣”概念開始逐步實踐。 可以看出,衛視已從以往只是蹭熱點的節目內容趨勢中得以解脫,更注重于自身平臺調性。 二 、內容(綜藝/電視劇)特點總結 1.節目打頭陣,綜N代依然是綜藝主力 無論是湖南還是浙江,亦或是東方以及江蘇,在2017年依然是綜N帶的天下。尤其是在開年季,各家衛視更是祭出了自家的欄目,希望能在2017拔得頭籌。 湖南衛視的《歌手》、東方衛視的《歡樂喜劇人》、江蘇衛視的《強大腦》、深圳衛視的《閃亮的爸爸》、山東衛視的《花漾夢工廠》都選擇在一季度紛紛亮相熒屏。 2.原創節目順勢猛增,創新突破差強人意 在創新節目類型上,經過前兩年對于熱門模式類節目的追捧,2017年的節目單上對于新模式的嘗試有了明顯的拓展。 開年季,無論是內容IP的衍生、以及是各類模式的偶像養成類、和另類相親類模式,這些在原有大模式下的創新,在市場上大多都眼前一亮。然而在新綜藝上,雖然模式創新很多,但是在整體呈現上卻差強人意,這也是目前綜藝創新上的瓶頸。 湖南衛視創新模式嘗試之心,兩檔創新節目《神奇的孩子》《向往的生活》在開年上檔;浙江衛視跨年檔《食在囧途》、東方衛視《越野千里》《笑星闖地球》等創新節目也紛紛上檔,拓寬整體節目模式。 3.真人秀同質嚴重,文化綜藝成為新的內容風潮 一季度綜藝市場,在綜藝逐鹿中原的同時,一些文化類節目也因其清新脫俗的氣質,成為新的內容風潮。從《見字如面》,到剛上檔的《朗讀者》,這批文化綜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社交媒體。 真人秀同質嚴重,文化綜藝回歸初心,觀眾亟需精神領域一股清流,這股文化綜藝“清流”,將給一些同質化嚴重的快節奏綜藝節目帶來了不小的沖擊。 4.節目模式愛“變臉”,更名風潮 一波接一波 湖南衛視更名后的《歌手》是有別于《我是歌手》的全新音樂節目,雖然依舊主打實力歌手間的同臺比拼,但在整體面貌上有所革新;2月13日,《奔跑吧兄弟》正式更名為《奔跑吧》,宣布了新的節目嘉賓、新的播出檔期。 加上此前的《我們的挑戰》、《蒙面唱將猜猜猜》等節目的改名。2017年,我們的綜藝市場將會迎來一大波新上路的綜N代新的logo、新的綜藝模式,甚zhi新的播出平臺。 5.綜藝結合新技術,更多創新體驗玩法 隨著VR、直播等技術的迅猛發展,在“互聯網+”的催化下,綜藝內容產生了許多更具科技感的玩法,給觀眾帶來了更多體驗感。 比如江蘇衛視和湖南衛視跨年晚會將全息投影技術和AR技術融入節目和舞臺布景,體現了自己將科技概念變現運用的能力;今年央視春晚VR直播、無人機編隊等“黑科技”的運用,衛視春晚AR、云技術的強互動(如北京衛視春晚借助AR技術發放紅包),都為觀眾帶來了更多玩法,創造了更多體驗感。 6.古裝IP劇火熱,勢頭強勁 在開年電視劇中,雖然數量繁多,但是主要亮點還是集中在《孤芳不自賞》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《大唐榮耀》這三部古裝上。 按52城收視率排下來分別是《孤芳不自賞》1.314%、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1.288%;其中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劇終時網絡點擊量突破300億,達到有史以來網播成績高!《大唐榮耀》則憑借高口碑躋身網絡點擊量TOP5。 7.題材多樣化,現代劇依然占據上風 2017年電視劇題材呈現多樣化趨勢,其中都市現代情感劇依舊為主流,如《放棄我抓緊我》《守護麗人》《遇見愛情的利先生》《漂亮的李慧珍》《那片星空那片海》《愛,來得剛好》《下一站,別離》《因為遇見你》《漂洋過海來看你》《檸檬初上》2輪等現代劇陸續上檔。 8.周播劇市場日漸成熟,先網后臺漸成趨勢 目前周播市場在經過幾年的發展之后,在2017年也逐步進入穩定時期。 包括像是《漂亮的李慧珍》《那片星空那片海》《射雕英雄傳》《不一樣的美男子Ⅱ》等周播劇就取得了不錯的收視和口碑。目前主流衛視實力競爭周播劇場,競爭程度相比較往年變得更加激烈。 而在之后,東方衛視的《鬼吹燈之精絕古城》和安徽、北京衛視的《青云志2》皆以先網后臺的形式登入衛視周播。可以發現,無論是之前的《老九門》、《青云志》、,還是現在的《鬼吹燈》、《青云志2》,都以先網后臺的形式上星,可見周播劇先網后臺已漸成趨勢。 9.電視劇花式營銷升級,全感觀、全場景文娛體驗 開年劇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可以說是近幾年成功的案例,這部劇剛開播的時候收視率并不出眾,但是播出期間,該劇進行了線上線下的營銷,線上楊冪、趙又廷等主演通過微博、同步觀劇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,線下,劇方和美圖秀秀APP聯動推出專屬桃花妝容,更有西單地鐵桃花林、北京地鐵四號線桃花專列風靡一時,多日上榜熱搜,形成話題。 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除了在內容消費上對劇情明星原著的安利,還為粉絲們精心打造了一場全感觀、全場景的體驗消費。上線前一周,一輛地鐵“桃花專列”讓用戶雖未見正劇便率先沉浸在漫天的粉色氣氛中,桃花結就此扎在心底。 1月30日正式開播的《三生三世》正值春節,回家路上,十大城市機場,140個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的交通樞紐,近30萬個點位的戶外桃花廣告一路相隨。凡應景支付寶集福總會拼出絕美預告片。熱播期間,渴了有味全的桃花飲,自拍有桃花妝。15家熱門app開機桃花入眼,百家媒體,數十個KOL 10萬+閱讀量集體追劇。直到214情人節,一片十里桃林將這場體驗推向高潮。
本文標簽:
全國廣播電臺廣告網 2008-2023 版權所有
地 址: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天健名苑B座31層
Copyright 2008 - 2022 ptjdlw.cn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深圳廣告公司聯系電話:133-1651-4119
E-mail:6459042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