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廣視通廣告 時間:2017-11-27 11:42:10
廣告圈里總是能聽到某廣告主拖欠廣告費、某廣告主預算超級少等等,例如前段時間,華揚聯眾就起訴觀致汽車拖欠其1億元廣告費,歸根結底,就是因為——沒錢了。
但你千萬不要以為廣告主都窮窮窮并且吝嗇于廣告支出方面的預算。事實上,不差錢的廣告主也不在少數。他們并不care是否“燒錢”,為了宣傳產品,不惜砸錢也要拍出一支“高大上”的廣告。一顆耿直的心在廣告的路上堅持走到黑。
1983年,健怡可樂的廣告片中,眾多身價不菲的明星齊聚一堂,與劇院大廳中摩肩接踵的人群一起載歌載舞,場面聲勢浩大;無獨有偶,美國福特汽車公司1984年為Ranger皮卡拍攝了一則電視廣告,畫面中各種“花式毀車”,多輛嶄新的皮卡被推出飛機,或是直直地開下懸崖!
這兩個案例可以說就是在燒錢“拍”廣告。你不能否定它的初衷與價值,別的暫且不論,起碼畫面看起來還是相當具有視覺沖擊感。
那時候應該也有一大波粉絲為它瘋狂打call,就是代價略大。
而下面的案例則是完全在砸錢“投”廣告。
眾所周知,央視廣告那簡直不是一般的貴。2007年5月份開始,K可飲料在CCTV電視臺進行了大規模投放,CCTV1臺、4臺等頻道及一些頻道的好的時間段(如:新聞聯播后等時間段)等均可以看到它的身影。選擇CCTV電視臺,而且如此多頻道、多時間段位的投放,讓人不得不佩服企業的實力。
、
2017年的“超級碗”共有47個品牌不惜重金購買了比賽時段的廣告,其中汽車和酒類品牌占了一半。比賽時間中30秒的廣告價格起碼為500萬美元!而縱觀10年來“超級碗”的廣告費,用扶搖直上形容毫不過分,每一年在刷新紀錄!
聽起來是不是感覺這些廣告主花錢都非常帥氣!
那么問題來了——用錢砸出來的廣告,其效果真的有更好嗎?
確實,正如面試時相比空口白牙說自己“很聰明”,一張哈佛文憑顯然更有說服力一般,企業無論是燒錢拍出場面恢弘震撼、堪比好萊塢的廣告大片,還是砸錢在平臺上投入大量廣告,很顯然都能夠為企業/產品鍍金,并將其有力地推到了大眾面前,提高了名氣。
但事實是,企業仗著錢多進行盲目或有問題的廣告投放,其結果必然是投入產出嚴重不成正比。
正如經濟學家保羅·米格羅姆和約翰·羅伯特斯在共同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提到:這些廣告除了向世人宣布產品上市外,傳達不出任何其他信息。如果這就是廠商想要的,代價顯然貴得離譜。它們展現的明顯的信息是——‘我們在廣告中炫富敗家’,而“炫富敗家”是那些財力不足的競爭者無法復制的。
誠然,K可實力很強。但其廣告本身卻存在嚴重的問題——說服力不足。
廣告的目的是要產生銷售,在傳播的整個過程中不僅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,更要將廣告中的理念傳達給受眾并說服他們接受。
千萬不要低估消費者的智商。只有消費者真正接受了,才會真正去消費。
K可是一款功能性健康飲料,它當時的廣告語是:“原汁原味、健康味,k可之道、健康之道”,確實體現了這一賣點。但有關“K可為什么能夠提供健康”這個問題卻沒有解釋清楚。這一賣點也成為了空中樓閣,根本無法說服消費者,更不要談及消費了。
而“超級碗”比賽中的巨額廣告投放此前就已顯弊端。2000年,19家初創公司一起湊了幾百萬美元,在當年的“超級碗”上買下了一段廣告時間,希望提高身價,傳達自己是實力龐大、產品質量好的大企業的信號。讓人唏噓的是,這樣的信號本應讓它們在互聯網經濟大潮中生存下來,誰知,在“超級碗”中不計成本的投入導致公司運營難以為繼,如今,其中8家企業已經倒閉。
再借用《哈佛商業評論》中的一段話做個總結:即便你擁有龐大的財力和超凡的創意,能拍出像福特毀車一樣的廣告,也要掂量一下,自己的消費者夠不夠聰明,能不能看懂你想傳遞的信號。
本文標簽:
全國廣播電臺廣告網 2008-2023 版權所有
地 址: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天健名苑B座31層
Copyright 2008 - 2022 ptjdlw.cn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深圳廣告公司聯系電話:133-1651-4119
E-mail:64590423@qq.com